Latest Posts
解决Node.js和Express中404错误的URL路径问题:“Request failed with status code: 404”
引言 在Node.js和Express应用程序开发中,经常会遇到 “404 Not Found” 错误。这种错误通常表示我们请求的URL路径在服务器上不存在,可能是由于URL路径错误导致的。本文将以一个例子来解释如何解决Node.js和Express中的404错误,重点关注URL路径问题。 文章正文 假设我们的应用程序正在运行在 localhost:8000 上,我们想访问 “localhost:8000/test” 端点,但却遇到了 “404 Not Found” 错误(Request failed with status code: 404)。下面是一些可能导致此错误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: 检查请求的URL 首先,我们应该仔细检查我们发送的请求的URL路径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期望的URL路径是 “/test”。因此,请确保我们的请求URL为 “localhost:8000/test”,而不是仅仅 “localhost:8000″。检查URL路径的拼写和格式是否正确。 确认路由配置 在Express应用程序中,我们需要确认我们已经正确配置了相应的路由。打开我们的路由文件或代码,并确保我们已经定义了与请求的URL路径 “/test” 匹配的路由处理程序。例如,我们应该有类似以下的代码片段: 确保路由的路径与我们期望的URL路径一致,这样服务器才能正确映射到相应的路由处理程序。 使用通配符或参数化路由 如果我们的应用程序中存在动态路由或带有参数的URL路径,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它们。例如,如果我们的URL路径为 “/users/:id”,其中 “:id” 是一个动态参数,我们需要相应地配置路由。请确保我们的路由文件或代码正确处理参数化URL路径,以便服务器能够正确匹配和处理请求。 使用中间件处理错误 在Express应用程序中,我们可以使用中间件来处理错误情况,包括404错误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错误处理中间件来捕获404错误,并返回自定义的错误响应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错误处理中间件的示例: 通过将这个中间件放置在其他路由之后,它将能够捕获无法匹配任何路由的请求,并返回 “404…
Read more
Tmux 笔记
常用命令 快捷键 功能 ctrl-b + d detach 退出 ctrl-b + s session 选择session ctrl-b + [ 进入翻页模式,之后可以page up / down, q退出翻页模式 ctrl-b + % 水平分屏 ctrl-b + “ 左右分屏
怎样开始一个react + tailwind css的项目
要开始一个React + Tailwind CSS项目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:确保你的开发环境已经配置好,包括Node.js和npm(Node包管理器)。你可以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检查它们的安装情况: 如果它们没有被正确安装,请先安装它们。 2 创建一个新的React项目。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React项目: 这将会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my-project的新文件夹,并且自动生成一个基本的React项目结构。 3 进入项目目录。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进入你刚创建的项目目录: 安装Tailwind CSS。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Tailwind CSS及其依赖: 这会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tailwind.config.js的文件。打开编辑,加入内容如下: 创建一个名为postcss.config.js的文件,在项目根目录下: 在项目根目录下,创建一个名为src/styles/tailwind.css的文件,并将以下代码添加到文件中: 修改src/index.js文件,将文件中的导入语句修改为: 修改package.json文件中的scripts部分,将build脚本修改为: 这将在每次构建项目时自动运行Tailwind CSS构建命令。 修改src/App.js如下,测试Tailwind css正常工作 启动React应用: 现在,每次运行npm run build时,它将首先构建React应用程序,然后自动运行Tailwind CSS构建命令,生成最终的CSS样式文件。这样,你无需手动运行构建命令来更新样式文件。这些在修改代码后是会自动运行的,所以按以上步骤设置好以后开发者只需要编写代码就行。 这个例子生成的网页是这样的
Node js 里有没有像selenium类似的framework?
在Node.js中,有一个类似于Selenium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叫做Puppeteer。Puppeteer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Node.js库,提供了一个API来控制和操作浏览器。它可以用于模拟用户行为、进行页面导航、执行JavaScript、提取数据等等。 Puppeteer具有以下特点: 可以通过无头模式运行,即在没有界面的情况下运行浏览器操作。 可以与Chrome浏览器无缝集成。 支持对页面进行截图和PDF生成。 允许模拟键盘和鼠标输入。 可以进行页面自动化测试和爬虫等任务。 你可以使用Puppeteer来实现类似于Selenium的自动化测试和浏览器操作。它提供了丰富的API,使得控制和操作浏览器变得非常方便。你可以使用Puppeteer来加载网页、填写表单、点击按钮、抓取数据等等操作。 要开始使用Puppeteer,你需要先安装它。可以使用npm(Node.js的包管理器)来安装Puppeteer。在命令行中运行以下命令: 安装完成后,你可以在Node.js脚本中引入Puppeteer并开始使用它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,展示了如何使用Puppeteer来打开网页并截取页面截图: 这段代码会启动一个无头Chrome浏览器实例,创建一个新的页面,然后导航到指定的网址,并最后保存页面截图为example.png。 这只是Puppeteer的一个简单示例,它还有很多功能和API可以探索。你可以查阅Puppeteer的官方文档来了解更多信息和示例:https://pptr.dev/
Docker 常用命令
网络相关 查看网络 查看特定网络 删除特定网络 把镜像从特定网络断开 系统相关 进入container里面的shell docker-compose 相关 用docker-compose强制重新build镜像 如果不想rebuild全部docker服务,只想重新build特定服务 用docker-compose up启动全部服务 如果加-d就是dettached的意思,会在后台运行。关闭服务 Container相关 清理不活跃的容器
用python给文件生成bloom filter
bloom filter是什么? Bloom filter(布隆过滤器)是一种概率型数据结构,用于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,具有高效的插入和查询操作。它可以快速告诉你某个元素“可能存在”或“一定不存在”于一个集合中,但无法确定元素的确切存在与否。 Bloom filter 由布隆提出并在1970年发表,它基于哈希函数的应用。它的核心是一个位数组(bit array)和一组哈希函数。位数组用于表示集合,初始时所有的位都被置为0。哈希函数用于将元素映射为位数组的索引,并将对应位置的位设置为1。 插入元素时,通过对元素应用一组哈希函数,可以得到多个位数组索引,然后将这些索引对应的位设置为1。查询元素时,同样对元素应用哈希函数,得到相应的位数组索引,如果所有的索引位置的位都为1,则说明元素“可能存在”于集合中;如果任何一个索引位置的位为0,则可以确定元素“一定不存在”于集合中。 由于使用了多个哈希函数和位数组,Bloom filter 具有较低的内存占用和快速的查询速度。然而,它也存在一定的误判率(false positive),即在判断元素存在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判断。这是因为不同元素的哈希函数映射到位数组时可能产生冲突,导致位数组的某些位置同时被设置为1,从而影响判断结果。 Bloom filter 主要应用于那些对查询速度要求较高、可以容忍一定的误判率的场景,例如网络缓存、大规模数据集的去重、垃圾邮件过滤等。通过适当调整位数组大小和哈希函数的数量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误判率和内存占用。 bloom filter 和 hash function有什么不同? Bloom filter(布隆过滤器)和哈希函数在使用方式和目的上有一些不同之处: 目的:Bloom filter 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,它提供了一种快速的判断方式,可以告诉你元素“可能存在”或“一定不存在”于集合中。而哈希函数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值,常用于加密、数据唯一性校验、散列查找等方面。 数据结构:Bloom filter 是一种概率型数据结构,它由一个位数组(bit array)和一组哈希函数组成。位数组用于表示集合,哈希函数用于将元素映射到位数组的索引。哈希函数通常是不可逆的,将输入映射到固定长度的输出。而哈希函数本身并不包含数据结构,它只是一个单独的函数。 功能:Bloom filter 用于判断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,具有高效的插入和查询操作。它可以给出“可能存在”或“一定不存在”的答案,但无法确定元素的确切存在与否。哈希函数则是将数据进行转换和计算,通常用于唯一标识、散列查找、数据完整性校验等。 冲突和误判:Bloom filter 可能存在哈希冲突,即不同元素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映射到相同的位数组位置,这可能导致误判。而哈希函数应该尽量避免冲突,以确保在不同的输入上产生不同的输出,但在实际应用中,哈希冲突是难以完全避免的。 总的来说,Bloom filter 是基于哈希函数的一种数据结构,它利用哈希函数将元素映射到位数组,并通过多次哈希映射来提供快速的元素判断。哈希函数则是独立的计算函数,用于将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值,常用于唯一标识、散列查找、数据完整性校验等场景。 用Python给文件生成bloom…
Read more
在Docker里跑datadog agent
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以下是docker run命令的各个参数的解释: -d: 表示在后台运行容器。 –name dd-agent: 为容器指定一个名称,本例中为dd-agent。 -v /var/run/docker.sock:/var/run/docker.sock:ro: 挂载主机上的Docker守护进程的Unix套接字,以便容器可以获取有关主机上运行的其他容器的信息。ro表示将套接字文件以只读方式挂载到容器中。 -v /proc/:/host/proc/:ro: 挂载主机上的/proc目录,以便容器可以访问主机的进程信息。ro表示将该目录以只读方式挂载到容器中。 -v /sys/fs/cgroup/:/host/sys/fs/cgroup:ro: 挂载主机上的/sys/fs/cgroup目录,以便容器可以访问主机的cgroup信息。ro表示将该目录以只读方式挂载到容器中。 -e DD_API_KEY=: 设置Datadog API key,这里留空,需要在运行容器之前将其替换为有效的API key。 -e DD_SITE=”us5.datadoghq.com”: 设置Datadog网站,这里设置为Datadog US5网站。 gcr.io/datadoghq/agent:7: 指定要运行的Docker镜像。本例中为Datadog Agent镜像的版本7。 -e是Envirnoment, -v是volume的意思。 总之,这个命令的目的是在Docker中启动Datadog Agent容器,并将所需的目录和文件挂载到容器中,以便容器可以访问主机上的资源和信息,并在容器中设置Datadog API key和网站。 怎样更新Docker container里的datadog.yaml? 可以在原来的Docker image基础上新建的一个image。在Dockerfile里加入